春節後,A股首日開盤,滬指收盤下跌7.72%,報收2746點,北上資金全天淨流入超過200億元,這一方面反映出國内資本市場對新型肺炎的擔憂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有一些境外「聰明」資金,無視市場的短期波動,持續用「真金白銀」看好中國。
滬、深交易所也由於擔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肺炎)的蔓延,導致上市公司披露年度業績快報以及年報存在一定困難,給予了上市公司披露年報日期的一定「彈性」。
具體看,二月初滬、深交易所分别發佈疫情期間監管業務安排通知。通知指出,上市公司受疫情影響,預計難以按期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的,可依規向交易所申請延期至4月30日前披露。上市公司如受疫情影響,預計難以在法定披露期限(2020年4月30日)披露2019年年報或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的,交易所將按照中國證監會統一部署,依法妥善安排,相關安排明確後將另行通知。
另外,對於上市公司預計難以按規定在2020年1月底前披露業績預告或科創板預計難以按規定在2020年2月底前披露業績快報的,也可以向交易所申請辦理延期。對於股東大會、年報業績說明會等,交易所也支持公司在網絡平台進行。
那麽,滬、深交易所為什麽要這樣幹?這樣幹對市場有什麽影響呢?另外,同處於一個國家的港交所也是否應該效仿滬、深交易所這樣相對彈性的監管方式呢?
首先,我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滬、深交易所為什麽要允許上市公司延遲披露年報和要業績快報?支持上市公司年度業績說明會、股東大會等在網絡平台進行?
筆者認為,交易所主要從兩方面考慮:
第一,緊迫性。上市公司的年報和一季度都集中在每年的1月至4月,導致會計師、審計師的工作每年也集中在1月至4月,而1月至4月之間是中國的春節,也是中國每年最盛大的節日,企業員工大部分都放假,加上今年因為肺炎影響,全國企業對年假的延遲,導致原本緊張的時間顯得更緊張。另外,審計師的工作需要到處跑,而肺炎導致飛機、高鐵、大巴等交通工具出現不同程度的限流、甚至停運,使審計的工作時間顯得尤為緊迫。
第二,安全性。會計、審計需要趕時間,乘坐交通工具,甚至需要去疫區,導致的結果就是這批人員由於高流動性,染上肺炎的概率就會提高,而一旦染上,又由於較高的流動性,會使肺炎的傳播加劇,其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另外,股東大會、業績發佈會也是人流密集的地方,由線下轉移至線上,有利於控制疫情的傳播。
也正是存在這些客觀原因,滬、深交易所才給予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時間的一定彈性,降低會計和審計工作的緊迫性,提高安全性。
給予上市公司披露年報的一定彈性,支持業績說明會、股東大會由線下轉為線上,也有利於穩定資本市場。因為,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抑制疫情的傳播,進而起到穩定資本市場的作用。
最後,我們再來回答開頭提到的第二個問題,港交所是否應該效仿滬、深交所的這種做法?
這個我們需要先來考慮港股企業的年報披露時間,港股企業的年報披露時間並不和A股完全一樣,全部集中在一年的前4個月,部分港股企業的年度業績統計週期是4月初至3月底,所以,這部分企業年報披露日期會在一年的中旬。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港股企業例如,内房股、H股,以及一些業務在内地涉及較多的企業,年度業績統計週期是1月至12月,年度業績報告的披露時間也和A股一樣,需要在4月底之前披露。當然了,這也會面臨和A股一樣的問題,會計、審計的時間緊迫,員工不得不在疫情嚴重的地區緊張工作,導致疫情感染率提升。
另外,股東大會、年度業績發佈會等聚集人流的活動,如果堅持線下舉行,則不利於疫情的控制。
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客觀條件決定港交所應該效仿滬、深交所的彈性監管方式,支持股東大會、年度業績發佈會等線下活動轉為線上,根據疫情發展狀況,適當的放寬企業的年報披露日期。
不得不提,滬、深交易所在此次疫情期間,迅速出台的調整監管業務措施,非常及時、也非常有必要,因為客觀存在的原因使企業按時披露年報存在一定困難,而如果由於趕時間所造成疫情擴散這是因小失大。港交所也面臨和A股一樣的問題,截止今日並沒有出台相應的政策解決問題,期望港交所也可以效仿滬、深交所的彈性監管措施,避免因小失大。
最後,祝福此次疫情可以早點控制、早點結束,中國越來越強盛。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