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優梵藝術創始人林上康:「一城一店,做買得起的藝術家俱」
原創

日期:2020年6月16日 下午7:09作者:龍曼
優梵藝術創始人林上康:「一城一店,做買得起的藝術家俱」

【財華社訊】咖啡廳、油畫墻、讀書會、雲貨架,同時賣藝術家俱......位於杭州阿里巴巴園區附近、佔地1700平米的優梵藝術新零售藝術生活體驗館,把藝術、科技、家俱充分融合在一起。該公司創始人林上康對財華社記者說,隨著消費者審美要求的逐漸提升,他希望做「買得起的藝術家俱」,並向消費者輸出一種綜合生活美學。

優梵藝術由林上康創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北京798藝術區,最初在線上銷售藝術品,後轉為銷售藝術家俱,再慢慢延伸到各種線上平台。

優梵藝術創始人林上康:「一城一店,做買得起的藝術家俱」

進入家俱行業是「誤打誤撞」,林上康回憶。他研究生畢業於清華大學,在此之前,他在普華永道工作了10年,在北京已經買房、買車,生活穩定。在清華求學時,他因受到教授鼓舞決定創業,於是放棄原本安逸的工作,賣掉了房子,通過電商和新媒體渠道主營藝術品業務。

但是,創業初期充滿坎坷,公司一直無法實現盈虧平衡。一年半之後,在迫不得已之下,他將公司轉型為藝術家俱品牌,客戶瞄準追求品質生活的中層人群。因此,品牌中一直秉持的「藝術元素」是創始人林上康的堅持和初心。

「盡管我不做藝術品了,但是家俱跟家和美好情感相關。家俱是大眾消費品,我希望通過家俱作為商業載體,在一筆一筆微小的交易過程中接觸消費者,傳遞一種正能量的生活態度,去影響更多人」,林上康說。

2016年,公司開始開啟線下門店,實現線上至線下消費平台的融合,目前在中國有40個門店。門店雖然不多,但是林上康希望以「一城一店」的模式,將藝術美學帶入普通人的生活。由于供應鏈端實現量產及較好控制產品毛利,林上康形容公司產品在定價方面,好比服裝界的無印良品、優衣庫、ZARA等品牌,以较低的价格保持了很好的用戶體驗及產品設計。

天貓平台是林上康創業的起點,也最終成就了優梵藝術。在2019年天貓618的時候,天貓排名顯示,優梵藝術是天貓設計師家俱銷量的第一品牌。

優梵藝術創始人林上康:「一城一店,做買得起的藝術家俱」

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重創家俱行業,但是公司憑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優勢,業務並未受到較大影響。林上康說,疫情困難的2、3月份國內消費者不收貨,4、5月銷量漸漸恢復,5月份開始生意較去年同期微增。但是工廠方面仍然比較困難,部分外貿工廠海外訂單歸零,一旦破產就沒有好的外貿工廠做貨。因此,今年天貓618會盡量與這些工廠合作,令工廠和公司共渡難關。

他透露,今年公司會在天貓618上推出更多精品和爆款。由於阿里巴巴的數據後台能看到多少人收藏及加購公司產品,一般家俱的製造週期為30至40天,針對部分爆款,公司可直接在工廠進行原材料備貨,把消費者和工廠連接。這樣的模式既節省了倉儲環節成本,又有利形成規模化製造。

相對於中國1萬億規模的家俱市場,作為一家只運營了6年多的創業公司,優梵藝術的市場份額並不大。但是,林上康不希望像一些互聯網品牌那樣走得太急,他更想集中盡力打好基礎、紮實做好供應鏈,先把品牌做好,並通過開拓新渠道,贏得更多消費者的口碑。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4月2日
中廣核礦業(01164-HK):盈利增31% 核電市場回暖積極尋投資機會
12月16日
中國4億中產消費群 捷隆控股(01425-HK)欲分一杯羹

視頻

即時快訊

17:31
銀城國際控股(01902.HK)8月總合約銷售額6.646億元 續停牌
17:25
億達中國(03639.HK)8月合約銷售額約0.72億元
17:17
【盈警】大象未來集團(02309.HK)料年度股東應佔虧損擴大至約1.9億港元
17:15
商務部:1-8月全國吸收外資5801.9億元人民幣 同比下降31.5%
17:00
工信部副部長單忠德:中國政府願與APEC各經濟體同心協力 共同推動亞太中小企業包容可持續發展
16:54
馬可數字科技(01942.HK)配售新股份失效
16:39
龍源電力(00916.HK)完成發行2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16:28
香港特區政府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續跟進連鎖健身美容集團「舒適堡」個案
16:15
再多兩款新藥按「1+」機制獲批在香港註冊
16:09
中遠海能(01138.HK)約34.6億元就建造兩艘船舶訂立造船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