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蔚來20億成立電池公司,車企吹響「自研電池」衝鋒號角?
原創

日期:2022年10月28日 上午9:50作者:慧澤李 編輯:May
蔚來20億成立電池公司,車企吹響「自研電池」衝鋒號角?

我們在不久前的《6億投資鋰礦,蔚來加速「去寧化」?》文章中提到了蔚來投資鋰礦是其「去寧化」、自研電池的重要一步,接下來大概率就要自建生產線,並最終揭開電池量產的帷幕。

果不其然,近日一家名叫蔚來電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悄然成立,該公司主要業務是電池製造與銷售,注冊資本為20億元,由蔚來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董事長為李斌。

此舉意味著,蔚來正式成立了自家的電池製造公司。

李斌表示,「汽車廠商做電池是正常的戰略。」

目前,蔚來共擁有寧德時代和衛藍新能源兩家動力電池供應商,其中蔚來投資的衛藍新能源主打半固態及固態電池,尚未進入量產階段。

01 蔚來的電池創業軌迹

李斌在去年3月財報電話會議首次提出電池供應是其當前最大的瓶頸。當時似乎就已經認識到電池與芯片一樣同樣會面臨被卡脖子的難題,自造電池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於是開始大規模的招攬人才,組建電池方面的研發團隊。

到了2021年9月有了初步性的成果,蔚來發佈了自研動力電池系統,稱之為「三元鐵鋰」電池,獨特之處在於採用了三元鋰與磷酸鐵鋰電芯混合排佈的方式,但電芯方面還在依賴外部,三元鋰電芯和磷酸鐵鋰電芯供應商均為寧德時代。

作為電池内部技術門檻最高、成功佔比最高的電芯部分,蔚來也是胸有成竹,為了攻破電芯的技術秘方,今年5月,蔚來擬投資2.185億元,計劃在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新建研發項目,包括從事鋰離子電芯和電池包研發的31個研發實驗室,以及1條鋰離子電芯試製線和1條電池包pack線。

6月,蔚來公佈柱狀電池發明專利,該電池通過改變極耳的分佈方式,增加了電芯的空間利用率,減小了電芯内阻,與特斯拉的4680電池有相似之處。同月李斌表示,蔚來已經有超過400人的電池團隊,將在2024年推出800V高壓平台電池包。

為了鎖定上遊鋰礦,9月,蔚來又投資一家澳大利亞礦產公司,幫助其加快其阿根廷San Jorge鋰項目的開發。

再到如今20億自建工廠,量產的步伐愈發加快,仿佛指日可待了。

從時間節點來看,蔚來算是業内較早入局自研電池的玩家,而之所以在創業之初沒有造電池的動作主要還是資金實力有限,而且當時的重心是放在了智能化與供應鏈方面,隨著時間的積累,產銷量的提升,造血功能讓現金流得以滾雪球式的積累,這才有能力去攻破電池。

長遠來看,蔚來在電池領域將採用「自製+外採」策略。至於自製與外採各佔多少比重,蔚來方面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字,但外界猜測,應該是優先採取自製的電池,不夠的外購,甚至如果出現多餘的則外銷,這種策略就是比亞迪的模式了。

02成本方面的壓力

蔚來自造電池會一直持續下去嗎?

大概率是這樣的,離弦之箭不會收手,原因在於電池的成本隨著上遊的漲價而傳遞到最下遊的車企這邊,車企為了保住利潤,也不得不提高產品價格。

比如,作為鋰電正極材料的碳酸鋰,近年以來一直飙升,根據上海鋼聯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26日部電池級碳酸鋰漲5000元/噸,均價報55.25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漲5000元/噸,均價報53.90萬元/噸,續創歷史新高。

正極材料漲價,會引發動力電池漲價,最終「漲價接力棒」會殃及車企,車企該如何應對?沒辦法也只能漲價。

2022年以來,已有超過15家車企的部分車型有漲價的動作,包括特斯拉、比亞迪、小鵬汽車、哪吒汽車等,漲價幅度在5000元-2萬元不等。

但漲價畢竟不是權宜之計,只是被動地防衛,而且最終還是讓消費者去接盤,而部分消費者極有可能因為漲價降低新能源車的購買意願,而轉身走向燃油車或其他性價比更高的新能源汽車,這是大家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基於此,只有車企自研電池,從最上遊的鋰礦入局,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方面的波動,讓自身產品更具有競爭力及溢價能力。

目前,自研電池的落地效果較好的或許有兩家:一個是比亞迪,一個是特斯拉。

比亞迪一直沒有動力電池方面的成本困擾,也正是成本方面的優勢讓其產出的新能源車極具性價比,銷量排行榜屢次登頂。

特斯拉方面也是如此,有業内人士稱,特斯拉旗下的Model Y 採用的4680電池組的製造成本大約是原來搭載的2170電池組成本的一半。得益於成本的下降,特斯拉近日才有底氣大幅下調Model Y 與Model 3的產品價格。

除了成本方面的原因,車企自研電池的另一個原因是外部供應緊缺,這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局面。

作為國内乃至全球的動力電池一哥,儘管寧德時代一直在擴大產能,但產能依然有限,不可能滿足那麽多車企的需求,而且,在國内動力電池佔比超過50%的寧德時代話語權過大,這並非車企樂意看到的。

因此,車企别的電池廠商的動力就很大。比如,廣汽、長安、小鵬已經找了中創新航作為主供,一家車企單獨綁定一家電池廠商的模式就很危險,「腳踏多條船」就是常見的模式,比如,寶馬的電池供應商就有3家,分别是——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遠景動力。

但不管再怎麽綁定上遊,還是有不確定性的因素,都遠不如自己造最放心。

與其被動去造電池,還不如早下手為強(畢竟人才是稀缺的),變被動為主動。

03「能否自研電池」成車企新的估值點

一家「全能型」的車企在資本市場是最吃香的,比如早期比亞迪之所以能獲得巴菲特的青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有電池、芯片方面的自研保供能力。

全能型,不意味著「ALL IN」 所有的零部件,而是懂得取舍,比如像汽車輪胎、汽車玻璃這樣不重要的零部件沒必要自研,直接採購就行。

但對於「三電一芯」這種核心零部件,車企其實都想牢牢把握在自家手中,只是能力能否達得到的問題。

「能否自研電池」已經成為給車企估值的重要權重。

正如前文所言,「能否自研電池」關乎單車的成本,決定著單車的售價與毛利,對提升盈利能力至關重要。

造車畢竟是持久戰,如果是以「長期主義」這樣的態度對待,那麽自己去造電池是任何車企遲早要面對的事,或許說是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謀求自保的手段之一,畢竟攻克了自製電池這一難關,還可以將觸手觸達至更多電池細分領域。

當然,有人會反駁說,「專業的人應該幹專業的事」。但這句話有個大前提是以最經濟的形式體現。某種層面上講,上下遊的合並是產業層面的自然規律,車企自造電池,不意味著電池廠商沒訂單了,兩者或將並存。

縱觀整個汽車行業,並非蔚來一家啓動自研電池,2022年8月,廣汽集團宣佈投資109億元設立自主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產業化建設;旗下的參股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啓動建設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用於量產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項目總投資36.9億元。

不出意外,其他車企也會跟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吹響了產業鏈垂直整合的號角,繼比亞迪之後,誰將是第二家完成新能源生態產業閉環的車企呢?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28日
在不確定環境下,探討藥明康德(02359.HK)的確定性成長價值
10月28日
在不確定環境下,探討藥明康德的確定性成長價值
10月24日
30GW光伏玻璃被提前鎖定!洛陽玻璃「腰斬」的股價有救了?
10月24日
大單不斷,凱萊英(06821.HK)預計前三季淨利大增290%
10月21日
高盛VS.摩根士丹利:退潮後的華爾街投行誰更冷
10月21日
通信巨頭三季報出爐!經營向好,數字化業務是亮點
10月21日
賺麻了!礦業股的三季報都是金錢的味道
10月20日
財華洞察|特斯拉的問題在哪里?
10月20日
三季報超預期!又傳言儲能鬧「電池荒」!派能科技為何不漲反跌?
10月20日
「啤酒自由」會消失?德啤屢屢漲價,世界杯已悄然臨近...

視頻

即時快訊

10:54
主力資金監控:拓維信息淨買入超4億元
10:54
日本央行將政策利率維持在0.25%不變
10:40
泓盈城市服務(02529.HK)中標湖南湘江新區環衛維護項目
10:30
【異動股】房地産服務板塊拉升,電子城(600658.CN)漲10.05%
10:15
【異動股】華為歐拉板塊拉升,誠邁科技(300598.CN)漲7.0%
10:10
滬錫期貨主力合約漲幅擴大至2%
10:01
帝王國際投資(00928.HK):晏明獲任聯席主席兼行政總裁
10:00
【異動股】通信服務板塊拉升,北緯科技(002148.CN)漲10.11%
10:00
【異動股】CAR-T細胞療法板塊下挫,睿智醫藥(300149.CN)跌6.09%
09:59
數科集團(02350.HK)攜手小麥雲集團 共啟AI領域深度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