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國家電影局《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中,設下2035年成為電影強國目標,並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而香港則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電影是文化產業一部分,而非純屬商業決定。」香港特區是否任由電影業只是一個商業的決定?香港與祖國一脈相連、文化相承,是否應該引入更多的國產好片,讓香港的觀眾多些選擇,並充當好橋頭堡作用,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1998年韓國總統金大中提出『文化立國』發展戰略,當地政府一直將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國家發展的重點產業加以大力扶持,期間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政策去扶持娛樂事業的發展,韓流文化迅速超越日本風糜世界。在法律層面,韓國先後通過了《電影振興法》、《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等法律,進入21世紀,《文化產業振興五年規劃》、《文化韓國願景21》等一系列文件也相繼出台,「近年來,韓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投資和文化財政預算逐年增加,2000年起,韓國文化財政預算一直保持在國家總預算的1%以上,2021年韓國文化財政預算高達61億美元。」反之, 香港特區政府每年只撥出10億港元給電影基金, 拍兩套<流浪地球>都不夠, 只是廖勝於無。
韓國政府通過國家預算撥款、投資組合等形式為文化產業整體佈局注入資金,推動產業發展;此外,政府主導設立電影專項金庫和基金,資金來源除政府注資外,還有民間資本的介入,韓國政府鼓勵中小企業參與電影投資,推行網絡融資政策,通過互聯網融資為電影製作提供資金;通商事業部將電影及相關產業歸類為風險投資產業,並可享受稅收減免的優惠待遇;政府出資設立中小企業廳,對虧損的電影投資承諾補償。
「除了政策扶持外,韓國亦重視人才培養,甚至有經紀公司上市」,很遺憾地說,香港特區政府根本沒有將電影產業做為一個重要經濟支柱去扶持發展,更沒有當成文化產業宣傳推廣,「根本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產業,以至於曾經擁有『東方荷里活』美譽的香港,其電影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已日落西山,成為明日黃花。」
現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在電影業急起直追,「馬拉西亞旅遊局無限歡迎其他國家到當地拍攝取景,泰國在電影業投放的廣告量在東南亞首屈一指,而印度更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國。」
「中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而香港已回歸祖國二十多年,香港做為中西文化交匯的窗口,中華文化在香港應得到傳承,」,特區政府應多與內地部門交流溝通,引入多些國產大片在香港上映,並借鑒韓國政府在文化產業的成功經驗,充當橋頭堡的作用,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我在此希望特區政府, 特別是主管文化發展的文化體育局能夠履行職責, 配合國家<十四五電影發展規劃>, 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切勿尸位素餐, 胡混過日。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