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平台「下半年投資看好啥」的投票活動,吸引了近百萬人的圍觀。
截至發稿,投票結果顯示,AI科技投資仍被視作下半年最重要的主線機會,佔比超四成,此外,處於「低估」狀態的醫藥、白酒消費、新能源也獲得了一定的支持。
Choice數據顯示,中證TMT指數今年上半年漲逾23%。其中,通信、傳媒、計算機等與AI息息相關的指數,也在申萬31個一級行業指數中穩穩佔據著前三的位置,成為今年上半年最賺錢的領域。
今年上半年,AI、大模型、數字經濟,不僅是讓相關行業股票上漲,其熱度也超越了投資圈,擴展到產業界。但目前各國開始加強AI行業的監管,這對行業是束縛還是助力?
數字經濟火熱,相關產業發展潛力大
當前數字經濟火熱,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Web3.0、AIGC、虛擬人等產業受關注度高。
在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工信部表示前瞻佈局人工智能、Web3.0、先進計算、6G等未來產業;加快5G、千兆光網深度覆蓋,打造雲網融合、算網一體的網絡架構和算力供給體系,為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底座。
長城證券表示,Web3.0與元宇宙逐漸成為未來互聯網發展大趨勢:Web3.0通過去中心化、共享、安全等架構理念,在某種程度上復刻了「人與世界」的交互邏輯,成為元宇宙誕生的核心條件。
長城證券還強調,未來Web3.0 與元宇宙有望成為新一代互聯網的發展潮流,其中產業鏈相關環節將會產生眾多發展機會。
近日,上海發佈《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文件指出,落實「四個新賽道」「五大未來產業」行動方案,發展區塊鏈、Web3.0等數字新經濟,推動元宇宙重大應用。
7月1日,香港宣佈成立第三代互聯網(Web3.0)發展專責小組,使得數字經濟又獲市場關注。
而人民時評7月3日表示,推動虛擬人產業健康規範發展。從企業端看,作為企業重要的數字資產,生成速度快、生產成本低的虛擬人,不僅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釋放生產力,還能根據不同業務特點和應用場景,孵化千行千面的數字員工,從而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提升市場競爭力。相關機構預測顯示,到2030年,我國虛擬人產業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成為壯大數字經濟的新增長點。
除了Web3.0、虛擬人,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模型。隨著OpenAI的大型語言生成模型ChatGPT刷爆網絡數月之後,圍繞AI的話題已滲入各行各業。AI大模型可能是當前數字經濟領域最受市場關注的方向。
國内AI大模型的代表之一百度(09888.HK)在今年3月推出了文心一言,6月26日,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活動上表示,百度文心大模型已經叠代到3.5版本。與3.0版本相比,訓練速度提升了2倍,推理速度提升了17倍,模型效果累計提升超過50%。
另外科技公司三六零(601360.SH)也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7月2日,三六零自研大模型「360智腦」在智慧城市、智慧企服場景下的應用案例雙雙入選「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應用十大典型場景案例」。
國内的大模型行業有多火?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耕在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論壇」上發佈了《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據她披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内已經發佈了79個大模型。
而對於大模型的應用前景,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能高峰論壇」上,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表示,中國進入大模型時代,其發展真正的機會在企業級市場,最應該抓住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機會。
監管問題漸受重視,各國積極推進
伴隨大模型AI發展,ChatGPT等類似應用越來越火熱,AI技術的進展已經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但是技術的發展在提升社會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風險因素。例如針對虛擬人,人民時評7月3日表示,作為一種面向未來的新技術,有賴於技術創新和監管護航的雙輪驅動。從目前來看,AI監管覆蓋範圍不斷擴大、監管技術不斷升級、監管主體逐漸國際化。全球AI立法進程明顯提速,世界各國的監管都在追趕AI的演化速度。
當地時間6月14日,歐洲議會以499票贊成、28票反對和93票棄權,高票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AI Act)談判授權草案。按照歐盟立法程序,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將開始「三方談判」,以確定法案的最終條款。歐洲議會稱「已經為制定史上首部人工智能法案做好談判準備」。
《人工智能法案》已醞釀兩年。2021年4月,歐盟委員會提出基於「風險分級」框架的人工智能立法提案,後經多輪討論和修訂。在ChatGPT等生成式AI風靡後,歐盟立法者又緊急添「補丁」。
一個新變化是,《人工智能法案》最新草案加強了對通用人工智能(general purpose AI)的透明度要求。例如,基於基礎模型的生成式AI必須要對生成的内容進行標注,幫助用戶區分深度僞造和真實信息,並確保防止生成非法内容。像OpenAI、Google等基礎模型的提供者,若是在培訓模型期間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數據,也需要公開訓練數據的詳細信息。
美國在AI監管上也有了具體進度。例如白宮在今年5月宣佈首個AI監管計劃,承諾發佈指導方針草案,以確保對人工智能的使用保障「美國人民的權利和安全」。
此外,美國還在與歐盟監管合作,以應對多個層面的知識共享機制,包括標準制定,人工智能沙盒,以及公共的大型人工智能研究項目、開源工具和生態系統。
歐盟和美國正在對用於有影響力的社會經濟決策的人工智能採取不同的監管方法,例如消費金融服務。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已經通過「數字服務法案」(DSA)和「數字市場法案」(DMS)對包括電子商務、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在内的在線平台進行監管。
我國相關立法也已提上日程,人工智能法草案預備在今年内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6月20日,首批境内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清單也已經出爐,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26家公司、共計41個算法榜上有名。
目前國内方面,網信辦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這也是國家首次針對生成式AI產業發佈規範性政策。
其中,對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提供聊天和文本、圖像、聲音生成等服務的組織和個人的責任進行了規定;同時,也提出對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提供者需要按照《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對生成的圖片、視頻等内容進行標識等。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方向,就是如今火熱的AIGC、虛擬人等。
地方上,2022年,深圳市出台《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被看作我國首部人工智能產業專項立法。《條例》提到,完善人工智能領域監管機制,防範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可能出現的倫理安全風險和合規風險。
不僅是國家層面,就連業内也對AI的監管產生思考。
作為OpenAI的投資人之一,馬斯克都呼籲對AI應加強監管。在法國「科技萬歲」科技創新展上,美國企業家馬斯克呼籲對人工智能進行監管。馬斯克說,雖然這項被他稱為「有史以來最具颠覆性的技術」可能會產生積極結果,但是「對公眾肯定存在風險」,這項技術應該受到監管。馬斯克作為億萬富翁和科技企業家,手握特斯拉、twitter和SpaceX等重要公司,他的言論無疑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對於監管對行業的影響,有專家表示,預防技術風險,保障技術安全只是治理過程,其最終目的仍然還是需要回歸到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層面。畢竟人工智能法律不是限制產業發展,而是引導和保障相關產業的良性發展。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