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產業向Web3.0叠代演進過程中,標準化將發揮多重作用。
10月13日(周五)下午,由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主辦,香港財華社協辦的財華智庫「雙循環時代的金融全球化」系列沙龍第十五期於線上舉辦,特别邀請香港理工大學副研究員、ISO/IEC JSEG15元宇宙標準化評估組召集人、IEEE 計算機協會區塊鏈和分佈式記帳技術委員會主席、港股100強研究中心顧問李鳴分享精彩觀點。以下為發言實錄:
大家下午好。我之前主攻區塊鏈、元宇宙的標準化工作,對於區塊鏈、元宇宙和WEB3.0,我們認為區塊鏈是一種基礎設施,元宇宙是一種全新的信息消費生態,而WEB3.0就是運行其間的機制,這些都不能孤立來看。
針對WEB3.0是什麽,大家持不同的觀點,抛磚引玉之後,希望各界的朋友、學者、專家能和我們進一步深入討論。我則從我一直以來研究的主業——標準化,今天給大家分享三個方面的内容,包括對WEB3.0的理解、標準化的需求,及我們在IEEE所做的工作。
現在湧現的大量新項目,聲稱自己為WEB3.0而來,但WEB3.0本身早已到來。此前曾有的經典的項目各具特點,衍生出不同的叙事,如RWA、DePin等,均被歸納到WEB3.0領域中。但是WEB3.0到底是什麽,我相信無論是演講嘉賓還是觀眾,大家肯定都持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產業里面沒有一個真正的共識,以提供一個簡單的視角,來幫助公眾認識WEB3.0。
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大家在探討WEB3.0,可能要花一點時間對齊WEB3.0的認識。對齊之後,才可能有效溝通。這段前奏,即對齊認識的時間,就是產業的成本。這就是我們開展WEB3.0標準化研究的原因,它的基本功能就是解決共識的問題。現在業界關於WEB3.0,甚至歐盟提到的WEB4.0,相關討論眾說紛纭,面向WEB和Internet等方向,也均說法不一。我們正在找一些典型的特徵,來劃定簡單的邊界,為產業提供支持。
當前在WEB3.0領域,業内提及的最多是宏觀、原則性的概念及想法,如分佈式協作、收益共享、價值流轉、數據保護等。但是WEB3.0仍沒有一個確切的描述。例如,在標準化領域,IT的定義是什麽?IT是一種資源,當然精準的描述會更復雜。WEB3.0是什麽?是一種生態、技術或應用?我也嘗試通過ChatGPT搜尋答案,它給出更基於技術角度,將WEB3.0比作協議棧。
推動一個產業、技術發展的驅動力,不僅是創新的訴求,更重要的是對當前狀態帶來問題的求破。WEB1.0時代平台控制内容,用戶沒有發揮空間;WEB2.0時代,大家都積極地參與到其中,但發覺最終產生的數據和自己無關。所以對此我們提出了幾個原則和要求,資產明確、收益公平、保守收益主權等。
從另一個視角來看,最開始我們使用互聯網面向消息,例如發送郵件;後來面向事務,例如OA、ERP等,再後面的WEB2.0主要面向數據,WEB3.0則把價值裝了互聯網。這樣能盤活數字原生資產,包括數據資產和數字資產,以此才能在數字空間里構建出新的商業模式。
無論從問題,還是從日常使用、商業模式的角度發出,這兩個大趨勢都是推動我們從WEB2.0向WEB3.0演進的過程。
現在我來介紹我們目前研究的一些初步結論。我們提的WEB3.0和歐美提的WEB3有什麽區别?WEB3是以區塊鏈為基礎支撐,以FT、NFT、RWA等為資產表現形式,以DeFi作為重要的金融場景,及用DAO來提供協作方式。而WEB3.0,我們相信它不僅僅是加密貨幣這一套内容,它應該是原生數字空間的一種商業模式的叠代演進,將構建一個新的數字原生生態。
在這個過程中,技術領域内,區塊鏈就要與其它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重點包括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作為一種生產力,生成數字内容;區塊鏈作為生產關系,將數字内容價值化,並將其價值進行分配。區塊鏈一定要與其它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融合,才能推動形成下一代互聯網。
在資產領域,從NFT到RWA等,甚至到未來數字空間里面所有的數字資產,都會衍生出來。在DeFi領域,也就是WEB3.0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我們相信未來會產生更多數字原生金融。在協作領域,DAO是一種平面的協作模式,構建了一種協作機制。元宇宙則會提供一種沉浸式的環境,讓這種協作模式更加充分和吸引更多用戶,到這個數字空間進行信息消費。
在技術域、資產域、金融域、生態域,這四個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關鍵要素的遞進,由此可以探索到WEB3和WEB3.0之間的一些邊界和關系。
在標準化領域,我們基本會用本體論去推演,到底如何去推動WEB3.0產業。在產業中,有很多企業和社區,通過技術來不斷做「百花齊放式」的嘗試。但在理論研究中,我們希望有一種方法論來支撐,本體論是最好的方法。本體論是在面對一個新的事物時,通過找到它的關鍵組成部分、關鍵要素、工程化實現方法和共識的方法,來去逐步拆解、分析WEB3.0到底是什麽。
通過這個方法,我們將WEB3.0的關鍵組成部分分為技術系統、内容系統、經濟系統、協作系統和治理系統。在WEB3.0關鍵要素中,身份認證為中心,身份上附加相關的資產,多個人身份間的協作、身份相關的人在數字空間里的活動(數據),這樣以人為中心的四個要素。工程化的方法有很多,基於區塊鏈新一代設施技術為基礎設施,基於區塊鏈來支持NFT和DAO之間的協作。共識則主要是從治理、技術、要求、應用創新等幾方面來完善。上述均是我們對WEB3.0的一個理解。
最近,相關WEB3.0也出現了一些暴雷的情況,在全球這種情況並不鮮見。監管為什麽壓力很大?因為在監管的工具箱中,還找不到非常合適的、能夠提前預知這些風險的工具。那麽標準化可以是監管工具箱中非常有效的工具。在技術領域,必須得通過標準化的方法來提出規範性的要求。同時,我們看到現在不同的技術系統,例如做Api數據格式等,大家都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
未來,如果要大規模的支撐WEB3.0產業化的應用,而產業化上的這些基礎的技術系統都沒有關聯的話,完全形成不了一個商業閉環,包括服務模式更是如此。當前大部分項目都沒有用,少數有用的項目,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為用戶和客戶提供服務。就像我們之前所提的SLA,其規範化的要求都沒有在WEB3.0領域體現,技術共識和概念及更創新的方法就更無從提起。
WEB3.0領域標準化的缺失會帶來很多問題,我們希望推動標準化在WEB3.0的建設。首先建立產業共識,到底什麽是WEB3.0?包括剛剛提到的FT、NFT、RWA,及更多的數字資產、虛擬資產、虛擬代幣、虛擬貨幣、加密貨幣,到底都有什麽區别。它們有了明確的說法,才能降低產業的溝通摩擦成本,以連接不同的項目、不同的系統,完成不同的事情。大家要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就要有這種連接和交互操作,標準化是完成其最有效的方法。
通過標準化,可以推動從協議棧,來支撐技術棧,技術棧再來支持整個系統的堆棧、行業的解決方案,以及基於行業解決方案上的應用。這樣標準從最底層的技術和協議,一直到最上層的應用,就會完全構建一個規範化的技術體系,形成一個完善、高效的產業,並可以通過標準把相關的從業者,從協議研究方、技術開發方到應用創新相關方,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組織。
我們希望建立一個WEB3.0標準化的組織,去和WEB3.0領域中相關的項目、不同行業内的應用,以及像知識分享平台、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不同領域標準化的專家、高效,聯合起來共同在行業里建立基礎共識,為行業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我們有了基礎才能真正地良性發展起來,我們也在通過標準化的方法,提出了一個標準體系框架,當然,這是一個比較早期的版本。
我們現在正在共同來編寫一本標準化白皮書,其中可能會有更細節的介紹,但是核心仍是通過標準把產業的共識建立起來,為產業提供技術規範,業務指南,以及WEB合規治理的過程,都將會在這個標準體系框架里體現出來,為監管提供一個新工具。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 IEEE計算機協會區塊鏈和分佈式記賬技術標準化委員會是在2019年成立,到現在為止,我們大概研究有30多個標準,已發佈了8個,還有24個標準在研。全球80多個公司、100餘位專家來參與,在區塊鏈領域推動國際標準的發展。在後面過程中,我們也會在標準化完成發佈的基礎上,開展基於標準化的認證,包括功能性能可化性服務、安全保障、治理合規等,幫助企業、用戶和監管機構完成整個行業規範化的目的。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