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人工智能熱潮持續擴散,資金加速搶籌,相關指數基金投資價值受到市場關注。
4月29日,人工智能ETF(159819.SZ)、AI人工智能ETF(512930.SH)、雲計算ETF(516510.SH)、軟件30ETF(562930.SH)、遊戲ETF(516010.SH)等人工智能AI主題相關ETF集體拉升。
消息面上,4月27日,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北京市關於加快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引領發展的若幹措施》發佈。《措施》聚焦提升智能算力供給、強化產業基礎研究、支撐高質量要素聚集、加快大模型創新應用、打造一流發展環境5大領域,提出10條措施。
根據若幹措施,北京將加強大模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對納入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攻關項目,最高支持1億元。北京市還將協同社會資本和國家級基金,在5年内投資超過1000億元,支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並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核心企業優先在北交所上市。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產業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不斷發力。
年初,國務院國資委首次召開了「AI賦能 產業煥新」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題推進會,部署中央企業「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會上強調,把發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統籌謀劃,深入推進產業煥新,加快佈局和發展人工智能產業。
今年兩會,「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明確,要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不久前,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也表示,今年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AI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並按照已印發的《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在加快建設現代化中試能力的同時,新建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實驗驗證平台。
在政策助力下,國内算力、大模型、應用端不斷跟進,2024年被稱為「AI應用元年」。
如,以Kimi為代表具備長文本能力的大模型持續推出;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義千問」等也相繼開放長文本能力。
此外,隨著大模型技術的演進,AI也正加速向各行各業滲透,而政務、醫療、金融、科研、教育等為集中落地領域。
在政務領域,大模型以政務問答、文件生成等場景為主;在金融領域,大模型以智能客服、售前助理等場景為主;在產業升級領域,大模型以知識問答、代碼補全等場景為主;在醫療領域,大模型以醫療文書生成、智能醫藥問答等場景為主;在文化教育領域,大模型以内容潤色、内容糾錯等場景為主;在智慧城市領域,大模型以公共安全監測、城市運行報告生成等場景為主。
市場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新一輪十年級的技術和產業革命大幕已經拉開,空間不容小觑。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
國務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提及,預期產業將擁有超萬億規模。另據艾瑞咨詢測算,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超8000億元,五年復合增長率達30.6%。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