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時捷中國經銷商集體「逼宮」的傳聞鬧的沸沸揚揚。
5月24日,多位知情人士爆料,因為銷量不理想,保時捷中國為完成銷售任務,選擇向經銷商壓庫存,可經銷商已虧本賣車,並不願承擔額外資金壓力。部分保時捷經銷商發起抗議和抵制,以停止提車的舉措「逼宮」德國總部,要求總部給予補貼並更換高管等等。
5月25日,保時捷全球銷售董事來中國,對保時捷中國目前遇到的問題,聽取中國區匯報。5月27日晚,保時捷中國發佈與全體授權經銷商的聯合聲明,算是對上述傳聞的正式回應。
保時捷在聲明中表示,公司致力於以價值增長為導向的發展,全力加速電氣化進程。保時捷中國和全體授權經銷商始終保持著長期、互信的常態對話機制。通過充分探討,一同尋求有效的方式來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在挑戰中發現新機遇。
有業内人士認為,上述回應比較「官腔」,措辭考究,但缺乏實質性内容,頗有息事寧人的味道。
保時捷中國與經銷商之間出現分歧的根本原因或是,在汽車市場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下,國内產商「彎道超車」,技術實力和服務不斷優化,品牌影響力增強。而一些外資豪華汽車品牌,電動化較為緩慢,且缺乏性價比,導致整體銷售數據不及預期,陷入被動局面,繼而引發品牌商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激化。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保時捷在中國累計交付新車1.63萬輛,同比下降24%,遠超其全球4%的跌幅。自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保時捷在華銷量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同比下滑。
與此同時,保時捷的終端銷售價格持續走低,目前保時捷在售的兩款純電動車型為Taycan和Macan,起售價分别為89.8萬元和72.8萬元,有公司的銷售人員表示終端折扣能有十幾個點,但銷量仍難言樂觀。
相比之下,外形「致敬」保時捷的小米SU7定價不到30萬元,被年輕人親切的稱為「保時米」。截至5月15日,小米SU7系列累計交付新車已達到10000輛。公司總裁盧偉冰表示,目前小米汽車工廠的產能爬坡在全力提速,2024全年確保交付超過10萬台,並挑戰全年完成12萬台的目標。其銷量對比保時捷等外資品牌,可謂「冰火兩重天」。
近些年,本土汽車品牌崛起,不少消費者對於曾經「高高在上」的外資豪華品牌已在祛魅,導致一些外資車企頗有水土不服的感覺,保時捷的聲明讓這種現象再次浮出水面,後續該公司如何扭轉局面,暫且拭目以待。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