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這五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在實現高水平互聯互通的路上越走越遠,市場雙向開放不斷加深。特别是粵港澳三地通關效率大幅提升,大大促進整個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在大灣區區域一體化過程中,各城市之間的競爭也日益加劇,考驗每個城市的吸引力。
在香港和其他大灣區城市之間,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個「雙向奔赴」的現象。香港今年2月底宣佈「撤辣」後,大量内地客南下搶房置業,一度刺激香港樓市迎來小陽春。但於此同時,中山、廣州和深圳等大灣區城市也越來越吸引港人前往置業,這對香港樓市的回暖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衝擊。
在大灣區互聯互通不斷加深的背景下,港人前往大灣區其他城市置業方面,無論是在交通、還是購房便捷性等方面均較以往有了較大的提高。交通層面,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提升了港人前去珠江西岸的便捷性,本月底深中大橋即將通車,也將進一步擴大港人大灣區置業的選擇性。
此外,中央政府也為港人於大灣區置業發放了政策「大禮包」。
中國人民銀行於2024年1月份發佈《港澳居民購買粵港澳大灣區内地城市房產結算支付便利化業務指引》,指出由2024年2月26日開始,港人可直接整筆匯款到内地購買現房或預售房(樓花),不再受限於每日8萬元人民幣的匯款限制。
該措施不但解鎖每日匯款内地限額,還能減低跨境匯款風險及手續費,大大提升了港人大灣區置業的積極性。
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該項措施主要為了解決資金由香港調動至内地的限額痛點,「此前由於處理資金結匯沒有清晰的方式,從境外匯入資金到内地銀行的相關程序比較復雜,導致跨境購房在資金匯款上存在一定困難。」
近年來,港人大灣區置業的活躍度明顯提升。根據中原地產統計,2019至2022年,港澳人士購置大灣區住宅成交約5212宗,金額超過160億元。有媒體報道稱,近期某中山明星樓盤已成交數量中,香港置業者佔比達七成。
此外,中銀香港2023年一項調查顯示,46%的受訪者考慮在深圳、廣州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購房。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人口結構正發生變化,老齡化狀況在加劇,選擇大灣區其他城市置業的中老年港人或會越來越多。
根據對香港統計處的數據處理,在過去三年期間,香港人口結構呈現出「長者激增,青年人下降」的不利局面:60歲以上人口大幅增加,其中65歲至69歲人口增長超10萬人。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相比香港小房子、快節奏、高消費的生活,内地大房子、慢節奏、低消費的生活無疑更具性價比。在大灣區置業的港人里,近來奔著養老、移居、度假而來的比例大增,而以前多數人都是投資客。
業内人士的經歷也證明了這點,中山108項目營銷總監谷廣梅近期向媒體透露,香港置業者的年齡段多在40至50歲,也有一部分在60歲以上,他們購房主要是為了退休養老。
「撤辣」大招出台後,香港樓市只出現了短暫的回暖,5月樓市整體注冊宗數為7355宗,環比大幅下降25.6%;反映二手私人住宅樓價趨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43.74點,按周跌0.03%,創12周新低。
綜上所言,「撤辣」首兩個月,香港樓市消耗了大量購買力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是,大灣區一體化趨勢下,購買力不僅僅只盯上香港樓市,其他城市也頗具吸引力。香港樓市要在大灣區保持競爭優勢,也將是香港決策者的工作之重。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