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淩晨,蘋果(AAPL.US)在加州總部舉行發佈會,展示了最新款的iPhone、AirPods和Apple Watch。
其中,iPhone作為蘋果公司總收入的近52%以及產品總收入的超68%,備受矚目。消費者對於iPhone的更新寄予厚望,期望其能夠打破近年來缺乏創新的僵局,並對蘋果自主研發的A18芯片性能充滿期待。
不過,最能引發其話題性的還是與華為三折疊屏的比對,華為趕在蘋果發佈會之前的9月7日中午,開始推出其三折疊屏Mate XT的預訂,據指已獲得200萬預約,而華為將於9月10日下午2:30時正式發佈這款新機,並會在9月20日開始銷售,與最新款iPhone的正式銷售日期在同一日。
蘋果手機的看點
相較於iPhone 16,專業升級版的iPhone 16 Pro以及iPhone 16 Pro Max更值得引起關注,原因在於它們相較於iPhone 16擁有更為高端的配置、更為全面的功能以及更加專業的性能。
1)屏幕更大更纖巧,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的顯示屏分别為6.3英寸和6.9英寸,比之前的版本都大,而且擁有蘋果產品迄今為止最窄邊框。
2)由蘋果自研的第二代3納米芯片A18 Pro驅動,配備16核神經網絡引擎和6核圖形處理器,速度提升兩倍,並驅動全新相機控制功能,可以在側面調節相機設置,並配備5倍長焦鏡頭和四個錄音棚級麥克風。
3)軟件方面,新款iPhone將適用於iSO 18:眼動控制,只需用眼鏡盯著屏幕,即可控制相應操作;Siri一旦激活即可出現發光效果;衛星信息;ChatGPT直接接入Siri,用戶終於可以用到姗姗來遲的iPhone版人工智能,但由於ChatGPT並未進入中國,跟中國用戶沒啥關系。
不過這一切,對於國内華為用戶來說,都不算什麽,認為華為的高端手機非凡大師Mate XT都能輕松超越。
同日下午兩點半的發佈會上,華為已宣佈其最新款Mate XT將配備AI功能,可以AI翻譯、AI修圖,並配備鍵盤,手機當電腦使用。
這款被譽為年度「機皇」的最新款手機採用三折疊屏,展開最大10.2英寸,展開最薄3.6mm,256GB版本售價19,999元人民幣,512GB版本售價21,999元人民幣,1TB版本售價23,999元人民幣。
對比之下,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的256GB版本分别為8,999元人民幣和9,999元人民幣起,512GB版本分别售價為10,999元和11,999元起,1TB版本分别為12,999元人民幣和13,999元人民幣。
儘管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的定價要比Mate XT低近一半,卻並沒有阻擋國内消費者的狂熱。在Mate XT未發佈定價和内核配置時,已獲過百萬人預約,價格也被炒高。
另外,中國用戶更擔心的是蘋果與騰訊(00700.HK)就微信的「蘋果稅」談判走向,若微信下架,意味著蘋果將失去中國市場。
iPhone中國銷量堪憂?
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2季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正數增長,按年增長12%,出貨量達到2.88億台,三星依然是全球領導者,擁有18%的市場份額,並重申其高端市場優先的戰略前景。排名第二的蘋果市場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1個百分點,至16%,小米(01810.HK)則緊追其後,市場份額按年上升2個百分點,至15%,排名第三,見下圖。
不過在中國市場,iPhone卻跌下了前五。
Canalys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於2024年第2季按年增長10%,出貨量超7000萬台,Vivo蟬聯第一,出貨量按年增長15%,約1310萬台,佔據19%的市場份額,主要得益於線下渠道和618購物節線上營銷的推動。
Oppo則位列第二,主要因為推出Reno 12系列新款手機。榮耀排名第三,出貨量按年增長4%。華為則排名第四,出貨量約1060萬台。小米的出貨量按年增長17%,排名第五,出貨量為1000萬台,主要得益於第一款純電動汽車SU7帶來的營銷效應,推動其K70和旗艦14系列的強勁銷售。iPhone僅在中國排名第六,市場份額為14%,出貨量按年下降2%。
從數據對比可以看出,2024年第2季度國内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增幅雖保持雙位數,但低於全球的整體水平。從國内主要智能手機品牌的交貨量來看,Vivo、華為和小米增長非常強勁,尤其華為,增幅仍達41%以上,而iPhone的交貨量卻出現倒退,明顯落後於國内同行。
華為三折疊屏詳細數據未出、定價未出,已然先聲奪人,搶佔了iPhone 16的聲勢,可見這場與華為的新機大戰,若蘋果再失利,其在國内市場的佔有率堪憂。iPhone 16 Pro的相對優勢不算太明顯,AI功能在内地用不上,若再失去微信,蘋果的需求將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中國市場對蘋果的重要性
iPhone是蘋果的主要收入來源。截至2024年6月末止的12個月,iPhone為蘋果貢獻收入1,987.66億美元,佔其總收入的51.55%,佔了硬件產品總收入的68.05%。iPhone也是蘋果其他產品系列,例如Mac、iPad、Apple Watch的重要媒介,iSO用戶基本上都以iPhone為底層產品,與其他的Mac、iPad、Watch進行配套使用。而且iPhone也是利潤高得多的服務收入——即蘋果稅主要貢獻來源。
中國是蘋果除了美國之外最重要的單一國家市場。截至2024年6月末止的12個月,大中華區市場為蘋果貢獻收入670.03億美元,佔其總收入的17.38%,遠高於日本的6.39%,見下圖。
值得留意的是,2024年6月財季,大中華區市場是蘋果唯一收入按年下降的市場,而現在蘋果在國内市場明顯已腹背受敵,其整體收入增長或受到影響。
巴菲特最近頻頻有賣出操作,今年已大幅減持第一大持倉股蘋果。面對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各國反壟斷和反「蘋果稅」的步步為營,蘋果當前的境況如履薄冰,一旦產品或策略出了差錯,很可能萬劫不復。如此看來,巴菲特的減持未必不是明智之舉。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