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香港證監會與香港金管局就持牌法團和註冊機構的非交易所買賣投資產品銷售活動進行的聯合調查顯示,總交易額由2022年的37,990億元增至2023年的43,380億元,增幅達14%。
受訪公司認為,隨着市場從疫情中復甦,通脹壓力緩和,及預期主要經濟體結束貨幣緊縮周期,2023年整體市場氣氛有所改善。在這背景下,從事投資產品銷售的公司數目由2022年的371家升至2023年的380家。約68%的公司稱其交易額按年增長,而約29%的公司將其銷售團隊擴充50%或以上,以配合不斷增長的業務需要。參與交易的客戶數目亦增加15%至超過940,000名。
投資產品錄得銷售穩健增長,主要是因為集體投資計劃、債務證券及結構性產品的銷售分別增長3,940億元、800億元及590億元。
根據調查,貨幣市場基金的銷售在2023年有所增長,其佔大型公司呈報的首五大集體投資計劃總交易額的比例由2022年的61%升至76%。主權債券的銷售亦錄得增幅,其佔所銷售債務證券總交易額由2022年的29%上升至2023年的44%。貨幣市場基金和主權債券的受歡迎程度上升,反映投資者在持續高息環境下偏好風險較低而收益較穩定的產品。
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葉志衡博士表示:“調查結果反映香港投資市場顯著復甦,展現了證券業的韌性;多個產品類別亦錄得增長,顯示業界能夠因時制宜,致力迎合投資者的需要。證監會繼續不遺餘力地促進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增長,同時確保投資者的利益獲得保障。"
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區毓麟表示:“調查顯示廣泛類別產品銷售均呈上升趨勢,投資者在香港投資市場的參與度亦有所提高,反映2023年投資市場復甦及投資者重拾興趣。調查亦為監管機構在制訂政策和進行與投資者保障有關的工作提供了寶貴意見。"
其他從是次調查觀察到的要點包括:
●在2023年,結構性產品依然是受訪公司銷售最多的產品種類,佔總交易額的46%(19,800億元)。集體投資計劃及債務證券亦位列三甲,分別佔29%(12,780億元)及17%(7,280億元)。
●股票掛鈎產品的交易額為 12,060億元,佔2023年銷售的全部結構性產品的61%,高於 2022年的 53%。在大型公司銷售的首五大產品中,其相關股票以互聯網(29%)、汽車(27%)及科技(20%)行業為主。
●運用網上平台分銷投資產品的情況呈上升趨勢。在2023年,於網上分銷投資產品的公司數目增加至92家,較 2022年的83家上升11%。網上銷售佔所有受訪公司的總交易額的12%,2022年則為7%。集體投資計劃佔網上銷售總額的72%,其次為佔25%的債務證券。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