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救受盡疫情破壞的美國經濟,美國聯儲局不斷向市場表示,2023年之前都不會加息,好讓大家放心去借貸。無論是借來做生意也好,借來消費亦好,都可以推動經濟活動增加,助經濟早日復原。
市場經濟的特色是不可測,這是自由市場的一個基本特色。只要市場的參與者有自由選擇權,市場就有可能出現不可預測的變化。因此,即使是掌握大量資訊的聯儲局,亦不能預告幾年後的利息水平。因此,純從理論上去看,聯儲局對息口的預期是不足信的;只能視作聯儲局對加息的態度,但不宜以此來作商業判斷。
聯儲局的主要工作是控制通脹與維持就業,手段就是調整利率。如果到2023年前利息已固定不變,聯儲局豈不是等同自廢武功,失去了調節市場的能力。因此,我認為聯儲局今次這樣做是不智的,遲早會被逼食言。
我立論的基礎是通脹重臨已成定局,不加息,通脹勢將失控。屆時,聯儲局就非加息不可。
自中國成了世界工廠之後,世上就充斥著價廉而物美的中國產品,毋須再畏懼通脹。但現在西方有意切割與中國的關係,把生產移回本國,或轉往非中國的地區生產。中國的人力資源質素高,產業鏈又齊備,加上基建完善,生產成本全球最低;放棄在中國生產,成本焉能不增?西方的消費物價指數無可避免會因而上升。
另一方面,中國明知會被西方抵制,當然會設法減少對西方的依賴,把經濟的重心轉移去內循環。再者,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高速形成,他們的消費能力不可低估。地球資源勢將不夠分配。西方要面對的,可不只是物價會上升,而是中下層的生活質素要倒退。
美國財長耶倫最近已修正她的不用擔心通脹言論,認為美國可能有需要加息,去中和數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政策所造成的社會後果,我擔心實際的情況會比耶倫看到的嚴重。世事多會走向自己的反面,之前是不加息也沒有通脹,今次會變成,加息也控制不住通脹,很可能變成要一加再加,加得愈來愈密,加幅愈來愈高。
美國人的口袋裏,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有錢(政府派的),只需疫情一舒緩,他們就會出來報復性消費,搶高消費物價指數。若然拜登的基建計劃也得以落實,經濟很容易過熱,屆時百物騰貴,更加非加息不可!
聯儲局曾表示,即使通脹率升至2%以上,如果聯儲局認為這只是短期現象,聯儲局是不會加息的。但4月美國的通脹率已升至4.2%。升幅是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最大的。在這樣的形勢下,聯儲局應不敢掉以輕心。6月16至17日,聯儲局議息時即使不立即加息,亦一定會改口風,說如有需要,未到2023年亦要加息了。屆時金融市場勢將波濤洶湧。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