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與換電一直都是新能源汽車兩種主流的補能方式。
在乘用車領域,目前充電方式佔據上風,這得益於高壓快充技術的突破;而在大型商用車領域,換電方式則技高一籌,深得人心。
如果單從數量角度看,充電樁行業顯然是比換電站要多,發展的勢頭也較為猛烈。從2021年12月到2022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充電樁約5.3萬台。
截至2022年11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494.9萬台,期間的增量為233.2萬台,而同期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06.7萬輛,樁車增量比為1:2.6,但與1:1的發展目標尚且有一段距離。
目前充電樁行業的現狀是怎樣的,有哪些參與者,盈利模式又是怎樣的,面臨哪些挑戰?本文將就此揭秘。
01行業現狀
目前充電樁的產業鏈主要分為上中下遊,其中中遊是核心環節,上遊為設備、材料提供商,技術門檻不高,差異性較小,代表企業有國電南瑞、科陸電子等;
中遊為車企和運營商,負責充電設備和充電站的建設和運營,運營商方面的代表企業有特來電、星星充電等;
下遊則為衍生服務運營商,比如為車主提供找樁、充值等服務,或者為上遊B端客戶提供充電樁運營、管理解決方案,這一類的代表企業雲快充、快電。
先看車企方面,造車新勢力的充電服務要比傳統車企走得更前衛一些。
比如蔚來汽車在國内已累計建成充電站2049座(充電樁11815根),接入第三方充電樁超59萬根。官方目標是2022年建超充樁超6000根,目的地充電樁超10000根。
小鵬汽截至2022年9月30日自營充電站為1011座,其中自營超級充電站806個,目的地充電站205個。
哪吒汽車目前共有3400餘座免費充電站,45000餘根免費充電樁。
對車企而言,自建充電站並非是一門生意,而是提升綜合服務、進而刺激銷量的法寶。
第三方運營商方面,截止到2022年11月,全國TOP15的充電運營商運營的充電樁數量,佔總量比重為93.6%,說明行業的集中度較高。
其中,排名前四的分别為——特來電運營33.5萬台、星星充電運營33.4萬台、雲快充運營24.4萬台、國家電網運營19.6萬台。除了國家電網是國家隊之外,其餘均為民間創業型資本大軍,說明在第三方運營商方面,民間資本已經佔據主導力量。
這得歸功於2014年《關於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的通知》的出台,當時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充電樁行業,為民營資本的參與與崛起奠定基礎。
第三方運營商參與充電樁的門檻其實較低,2016年特來電、國網、星星充電三家市場份額達到了79.7%,而2021年已經下滑至63%,丢失的市場份額正是被越來越多的新手掠奪而去。
第三方運營商按照經營方式的不同,主要分為兩大派,一類是星星充電,一類是特來電。
星星充電的方式是招商,利用合夥人的力量跑馬圈地。先由官方先發佈招商信息,在停車位和富裕電容等方面有優勢的人可申請加盟,官方經過篩選後報給政府規劃部門,通過後即可著實動工,後期產生的利潤則由加盟人與官方按照約定分配。
相比於星星充電廣撒網的招商模式,特來電選擇與地方政府、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尤其是選擇與車企合作建樁。目前與特來電合作過的車企有近70家。
特來電還基於現有充電服務網絡,衍生出O2O電動汽車銷售、車輛租賃服務等各類增值服務。
02單樁利用率低,盈利難
充電樁終究是一門「高投資慢回報」的生意,建樁屬於重資產,回本周期很長。目前充電樁盈利難是行業的共識。
特來電老板於德翔在2015年接受採訪時就表示:「今年我們的投資不少於10個億,而且已經做好了虧三年的準備」。後來證明低估了虧損態勢的發展。
2019年至2021年特來電的營收分别為21.29億元、19.25億元、31.04億元,與之對應的淨利潤分别為-7512.26萬元、-1.71億元、-5132.08萬元。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母公司特銳德已經計劃分拆特來電上市融資。
為了突破盈利難困境,特來電摒棄傳統的重資產投建方式,轉向「共建共享」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從投建型企業轉型為充電網運營者。
星星充電雖然在2020年傳出短暫盈利的消息,當時董事長邵丹薇樂觀的表示:「星星充電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持續盈利的充電企業。」
但後來的兩年又沒有了動靜,極有可能也是昙花一現。
盈利難的主要原因是充電樁用戶流動率和跨站率較高,甚至還有「僵屍樁」,導致充電樁利用率偏低。
目前國内充電樁總體利用率不到10%,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甚至可能不到2%。一般而言,利用率要達到10%~15%才能實現盈利。
更有甚者,「僵屍樁」的出現更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有些企業的激勵指標往往側重於安了多少個充電樁,忽視了後期的運營,以至於有人把充電樁建在荒郊野地里來充斥業績。
當然,也有部分企業在前期動機就不純,想靠建樁、造樁拿補貼賺錢,眼光短視,缺乏運營思維,並不擅長盤活手中的充電樁來變現。
充電樁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充電服務費,剩下的就是就地做衍生服務,比如開個餐廳、小賣部之類。
正如星星充電之前說的那樣——「充電網企業就是新興產業,在這樣的一個大浪潮下,有很多的坑,我們自己也踩過很多的坑,交過大量的學費,要想盈利是很難的」,未來的盈利依然是任重道遠。
除了行業内難盈利之外,充電樁面臨的其他挑戰也不少。
03面臨的挑戰重重
充電樁未來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充電效率低。
公共充電樁與私人充電樁發展不平衡的結果就是導致排隊充電,進而增長了時間等待成本。另外,礙於充電技術方面的原因,受電池技術和電網電壓等制約,充電時間在20分鍾至半小時的情況居多。
充電效率低是「勸退」購買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常見因素,如果充電效率能夠提升一個台階,勢必能夠增強新能源汽車補能的優勢,加快滲透率。
其二,充電樁分佈欠均衡。
有的城市充電樁主要分佈在地下停車場等場所,而在人流量較大的辦公區、醫院、學校、商場等場所,充電樁卻嚴重不足。
充電樁分佈欠均衡難免會降低單個樁的使用率,進而對供應商的盈利能力形成打擊。
其三,私人充電樁進小區難。
目前私人充電樁的缺口比較明顯,公共充電樁的弊端太多,多數車主都渴望擁有屬於自家的充電樁。
私人充電樁進小區難的原因是物業方面的阻力,居民在向物業申請安裝充電樁的時候,常常被告知端口已滿,沒辦法安裝,或另有隱情。
有人直言,物業方面往往有自己的「小算盤」,早已經與第三方充電樁廠商有合作,希望居民安裝充電樁的時候用他們的,但是安裝費、後期的維護費則需要居民自己掏錢。
如何調動物業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協助用戶安裝充電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不管怎樣,車樁比離實現1:1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